茶宴始自中晚唐,茗飲詩卷無限興
盛唐時王昌齡曾有詩記在天宮寺與諸公茶集,到中晚唐,茶會、茶宴這類文士雅集已日漸流行。
大歷八年(773)至十二年,顏真卿任湖州刺史,集聚文士續(xù)編《韻海鏡源》,其間常邀眾文士品茶賦詩,聯(lián)句唱和,前后共聚集皎然、陸羽、李萼、蕭存、陸士修、皇甫曾、耿湋等95位文士,形成一個規(guī)模宏大的詩人群。
茶會、茶宴是他們常有的聚會活動形式,詩作很多,詠茶聯(lián)句有《五言月夜啜茶聯(lián)句》《竹山連句潘氏堂》等。
在浙東越州,大歷年間同樣聚集起以浙東觀察使行軍司馬鮑防為首的一群唱和詩人,他們多次舉辦茶宴聯(lián)句唱和,有《云門寺小溪茶宴聯(lián)句》《松花壇茶宴聯(lián)句》等。
此外,劉長卿、杜甫、李嘉祐、錢起、韋應物、武元衡、鮑君徽、白居易、呂溫、李郢、陸龜蒙等中晚唐詩人,都有邀友或應赴茶會、茶宴留下的詩作。
唐代茶宴的特點,一是倡導以茶代酒。
自王羲之蘭亭“曲水流觴”雅集以后,文士常有詩酒雅集。中晚唐飲茶流行,詩人們感受到了詩與茶的契合,倡導以茶代酒的茶宴。
“大歷十才子”之一的錢起,《過長孫宅與朗上人茶會》詩有句“玄談兼藻思,綠茗代榴花”,又《與趙莒茶宴》中:“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p>
“榴花”“流霞”是美酒的雅稱,在詩人筆下皆不及“綠茗”“紫茶”。
呂溫《三月三日茶晏序》云:“三月三日,上巳褉飲之日也。諸子議以茶酌而代焉……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覺清思,雖五云仙漿,無復加也。”
二是以詩佐茶。
唐代是詩的年代,茶宴便是品茶吟詠的詩會。在中晚唐詩人記吟茶宴的詩作中幾乎見不到有佐茶食物,宴席之上唯有茶與詩。
詩與茶
“茗愛傳花飲,詩看卷素裁”(皎然句),席上戲玩?zhèn)骰嫞瑸椴鑾硪輼飞鷼?,又讓詩風流雅。
茶宴多設在自然山水或庭園中:“撥花砌,憩庭陰,清風遂人,日色留興,臥指青靄,坐攀香枝。閑鶯近席而未飛,紅蕊拂衣而不散?!?呂溫語)自然風物的游賞,茶與詩的品味,洗滌身心的塵勞,消弭心靈深處的驚悸與不安。
唐時宮廷也有茶宴。
晚唐詩人李郢寫有記述湖州顧渚山貢茶院的《茶山貢焙歌》中有“……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等句。
張文規(guī)《湖州貢焙新茶》:“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p>
德宗朝宮女鮑君徽有《東亭茶宴》:“閑朝向曉出簾櫳,茗宴東亭四望通……坐久此中無限興,更憐團扇起清風?!泵枋鰧m中日常宴坐品茶。
從這些詩的記述看,唐代宮中設茶宴晚于代宗大歷五年(770)顧渚設貢茶院。
1987年在法門寺地宮發(fā)現(xiàn)僖宗于咸通十五年(874)禮奉佛祖的宮廷茶器,有茶槽子、碾子、茶羅、匙子一副,還有琉璃茶碗及托子等,曾是僖宗御用之物。材質(zhì)貴重,型制精美,器用完備,表明宮廷茶宴的莊重禮儀和豪華氣派。
白居易有《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想羨歡宴因寄此詩》,這是一種公務性質(zhì)的茶宴。
每年春茶時節(jié),湖、常兩州刺史會到顧渚山貢茶院,督辦貢茶,例有茶山境會。
唐敬宗寶歷元年(825)白居易從杭州遷任蘇州刺史,此時任湖州刺史的是白居易同年應試的崔玄亮,常州刺史賈餗也是與白居易同年應試。
此時白居易卻因墜馬傷腰正在治療,不能親臨茶宴,詩云:“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p>
茶宴中有歌舞演出和新茶斗試。此外,唐代還有一種祭祀茶宴。
清朱彝尊《金石跋尾》記:“唐張嘉貞、任要、韋洪、公孫杲四詩,俱刻于岱岳觀碑側,而編《岱史》者不錄。任、韋、公孫三人,新舊《唐書》無考。任又題名云:“貞元十四年正月十一日立春,祭岳,遂登太平頂,宿。其年十二月廿一立春,再來致祭,茶宴于茲。蓋唐時祭畢,猶不用酒,故宴以茶也?!?/p>
這是在祭祀泰山后所舉行的茶宴場景。
來源:中國茶葉學會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